[教学体会] 县处一班模块教学与课题组研究式教学联动改革创新探索
经济学教研部
. 自2010年以来,经济学部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加快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以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等工作部署,按照省委党校相关课题组研究式教学施教手册的要求,结合省委党校近年来在县处一班开设的“提高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能力”、“加快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等专题教学模块,探索了模块教学与课题组研究式教学联动改革创新,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2010年上学期以来,模块教学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今年上半年模块教学满意率为100%。现将模块教学与课题组研究式教学联动改革创新汇报如下:
一、围绕教学主题,明确联动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总结近年来经济学部联动教学改革的目的,可以简要归结为“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个基本点、锻炼三种能力、产生四种预期作用”。 “围绕一个中心”是指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要精神和重大战略部署,按照省委党校县处一班进修培训的要求,组织相关模块专题和课题组研究式教学。如2010年上学期的“提高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能力”、2010年下学期的“加快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2011全年和2012年上学期的“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等模块和课题组研究式教学联动,均是按照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的重要精神和重大战略部署来进行。“抓住两个基本点”是指围绕相关中心,紧扣影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突出的实践问题。“锻炼三种能力”主要指锻炼学员的理论水平与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产生四种预期作用”主要指联动教学改革预期产生四种作用:一是调动学员主动性与积极性的作用,二是促进教学相长的作用,三是教学联动式全程参与的作用,四是学员自主式组织协调管理作用。
二、创新设计联动教学内容,力求相互穿插与融汇
以对往届学员的电话访问和研究为基础,初步设定几大类热点和难点问题,分析学员们的培训需求,据此设计问卷,组织当期学员讨论聚焦问题,以此为依据,进行模块教学的内容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员们根据这几方面的问题讨论,选择课题组拟研究的问题。在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决策模拟等方式提出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对策措施,在模块教学和课题组研究式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确保联动教学目的。
以“提高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能力”模块教学暨课题组研究式教学内容设计为例。教学组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战略部署,在充分调研、论证和问题聚焦的基础上,筛选出影响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类重大问题,分别是“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经济问题”、“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和“深化县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问题”。这三大类问题构成模块教学专题设置和课题组研究式教学选题的“纲领”及融合纽带。
在为期5天的模块教学中,围绕三大问题进行专题设计,共开设了5次专题辅导课,对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组织全班进行统一学习、辅导和分析研讨、交流。专题内容设计如下:
模块总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
因地制宜加快县域产业集聚、转型升级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现代农业;
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快城镇化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深化县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1)——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深化县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富县强镇(2)——以顺德大部制改革为例。
同时,在课题组选题上围绕上述三大问题选题,要求与模块专题既相互融合和相互补充,又不相互重复重叠。课题组选题设计如下:
研究方向一: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1.广东县域如何承接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
2.广东县域如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3.如何促进广东县域特色经济发展?
4.广东县域经济如何转变发展方式?
5.广东县域如何科学规划建设工业园区?
6.广东县域如何加快对接和融入珠三角?
7.广东县域如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8.广东县域如何发展专业镇(特色镇)(或产业集群)?
研究方向二:深化县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富县强镇
1.如何创新加快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2.如何创新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3.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解决“三农”问题?
4.如何加快县域金融发展与创新?
5.如何深化县域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研究方向三:加快县域城镇化,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1.如何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
2.如何科学规划主体功能区,统筹县域协调发展?
3.广东县域如何做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4.广东县域如何打造宜居、宜业城乡?
5.关于广东县域“三旧”改造问题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体现联动优势与特色
联动教学涉及模块教学和课题组研究学两大领域的互动,我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方式方法的组合,力争凸显联动优势与特色。
1.开展培训需求分析,以问题导向、以能力提升为目标贯穿始终。在施教之前向学员广泛征集影响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经收集和归类整理,形成较为系统的重大问题集合。再根据模块教学和课题组研究式教学的不同特点与要求,将这些重大问题分别穿插在两大类教学方式中,使理论探讨与实践问题相互对接,使教师专题辅导与学员自主学习紧密结合,更有利于学员对广东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把握。
2.课堂专题研讨与课题组专题研究相结合。围绕聚焦后的问题,模块教学通过课堂上的专题辅导教学着重围绕县域科学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为课题组研究式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同时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回答和解决课题组问题研究遇到的实际问题。课题组研究式教学着将模块教学中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研究、分析和解决县域科学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这又进一步补充和充实模块专题教学的内容。两者既在内容上互补,又体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通过教师与学员互动交流,以及学员之间共同研究、讨论、分享经验,通过头脑风暴法和课题组研究等方法,使学员自己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对策,最终使学员领导工作能力得以提高。
3.案例教学融于模块教学与课题组研究式教学之中。案例教学分现场案例教学、课堂案例教学两大类。课堂案例教学方法主要指专题辅导课上除了相关理论讲授外,教师主要以案例分析方法让学员们在分析研讨中悟出其中要义、发现新思路。现场案例教学又进一步分全班统一现场案例教学和各小组现场案例教学。前者选定广东的科学发展较好的县市、镇为例,比如增城市、中山小榄镇、沙溪镇、东莞道滘镇等,组织全班学员通过现场观摩、互动、交流和感受,进而领悟;小组案例教学主要由学员主动和主导式选择,围绕不同的研究专题,通过现场考察、互动、交流和感受,促进问题解决。课堂研究式案例教学中,部分案例是依据课堂研讨专题和课题组研究专题的需要由教师选定,以国内外实际发生案例为主,使学员通过案例分析,寻求解决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共性及个性问题的路径与对策。
4.角色扮演、决策模拟与实际对策措施相融合。在课题组研究式教学中,针对选定的三大类问题,再由6个研究小组分别选出六个具体问题,分别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各课题小组研究报告以决策模拟方式进行。小组成员扮演政府官员、规划师、媒体、公众代表、利益相关者等角色参与研讨。同时,模拟决策过程,通过研讨,制定出相应的具有可操行的行动实施方案。
5.借鉴行动学习法,促进教学、研究与学员县域科学发展能力的持续提升。在实践中,教学组借鉴国外行动学习法的做法和经验,系统性的围绕影响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教学互动、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经验分享、角色扮演和献计献策,使学员融入其中。并在课堂学习、课题组专题研究、案例分析、现场观摩及互动分享中获得对自己有益的知识、工作方法和思路,从而提高学员系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员加快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能力。同时,课堂教学与课题组研究式教学相结合,也促进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与研究工作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力。
四、精心组织,教学人员相互配合联动
在教学工作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经济学部成立了教学环节的领导小组,部门负责人担任小组长,直接负责联动式教学探索。在专题教师选择上,不仅跨部门积极聘请校内知名专家学者,同时积极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在县域科学发展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突出业绩的政府官员,来开展相关专题教学或指导现场教学。在部门内部,承担模块教学和课题组教学的教师人员相互交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五、几点体会
一是党校教学改革创新的成功离不开顶层设计。本模块教学暨课题组研究式教学改革得到了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主管教学的校(院)领导亲临一线、直接指导和把关,教务处、进修部和相关单位领导统一部署和大力支持,教学环节改革创新得以顺利完成。如本学期之初,马星光副校(院)长在经济学部调研时,针对模块教学和课题组联动教学改革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给予直接指导,化解难题,并对我们进一步搞好课题组联动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使我们进一步坚持联动教学改革底气更足,信心更足。可以说,顶层设计是党校教学改革创新成功的第一要素。
二是模块教学和课题组研究式教学联动对接是我校主体班教学改革深化的重要方向之一。模块教学和课题组研究式教学联动的优势在于,能够系统设计内容,统筹安排时间,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使学员能够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内,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研究相关问题,从而系统化提升领导干部的能力与素质,实现 “1+1>2”的联动效应。这一教学改革创新,符合校院多元化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向。
三是党校教学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有前途。对比过去县域经济模块教学的情况,我们深刻体会到,教学改革只要符合干部的培养目标,符合学员们的培训需求,能够使学员们学有所思、学有所获,这样的改革就能够受到学员们的支持和好评,这样的改革就应该坚持。
(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