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体会]党校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许德友
相比高校和其他研究机构,党校的教学优势非常明显,但难度也最大。毕竟你要站在几十名甚至几百名处级领导干部甚至厅级领导干部面前,以自己的研究讲政治、讲学术、讲问题、讲制度、讲体制、讲政策,得既让人听着坐得住,还得让人觉得有所收获,这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为坐在课桌前的都是富有实际工作经验或非常熟悉理论机制政策的领导干部,当然这既是压力更是动力。这会倒逼党校教师更关注现实,更客观理性,更关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这也需要教师个人和单位组织九游网页版的实践调研考察,包括深入调研、挂职锻炼、出国培训,等等。正所谓“脚上泥土的重量,就是授课内容的分量”。现代资讯发达,网络和微信上的信息非常多元,我有时候参与一些交流讨论,总的认为党校人相比其他机构的学者更懂中国实际,更懂这个社会的运行方式,也会更主动地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出的问题和思路更具建设性,是一股清流和正能量。党校是我党的一块可靠阵地,党校人是一个个坚强的堡垒。
因为党校学员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站稳党校的讲台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要讲好一门专题课,更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大量的前期研究积累和实践调研。现在的领导干部,素质是越来越高了,高学历,年轻化,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较为开阔的视野,还有对相关政策的深入把握,他们自然对培训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就经济学领域的课程而言,其实难度和要求更高,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实用之学、实践之学,而且现在的地方主政领导干部对经济的关注也是较多的,所以对他们的授课完全不同于在大学里给本科生、研究生的授课。你必须要在两个半小时内把一个主题讲得很透彻、很生动,很多时候还是“命题作文”,题目比较大(这与研究的小切口有很大区别),既要把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授出来(因为学员的知识背景千差万别),也要把当前的现状深入地剖析清楚(因为大致的情况学员往往也是知道的),教师所要做的是把学员原有的碎片化的认识整合成较为系统化的逻辑,而且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授课效果,授课内容要更生动有趣有货有料,这其实是一个说有多高就有多高的要求。
对一个受过多年经济学系统训练的博士来说,学术化的理论推演可能难度不大,要是调研做得好,现实问题的复杂性也可以发掘出来,难在如何把理论逻辑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讲、贯通起来讲(个人认为这是最难的),还得讲得真正让人“听懂弄通”——根据我不成熟的经验,自己心里搞清楚了,能讲出来八成已算不错,而讲出来的内容,学员能听进去八成也算很了不起。由此可见,知识或理论的人际传递存在着随链条增长而衰减的问题,这类似于新经济地理学上的“冰山成本”,理论的转换和传递是有很大损耗的。因此,教师要把理论和问题讲清楚,首先自己得理解得非常透彻、逻辑推导得非常熟练才行。也只有这样,才能最低限度地减少讲授过程中的无效信息和干扰因素,提高知识的到达率。
另外,分析也可以用数据和图表说明,难在如何把数字背后的故事说清楚。还记得我刚上主体班课程的时候,为了把要讲的课程备好,我前后断断续续准备了半年之久,力争让在课件上出现的每个字符、数字、图画,都能实现其价值,不多也不少,每句话里都要包含有用信息,无用的话和口头语,尽量少讲甚至不讲,最后在教研部内部通过集体备课和试讲,才算心里稍微有底。正式踏入主体班讲堂后,开始还是非常紧张的,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慢慢进入了状态,后面就彻底放松了,把自己准备的东西基本都发挥了出来,自我感觉总体效果算不上多好但也不坏。有了第一次,后面的就相对有了些讲台经验,基本可以把需要授课的内容以学员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清楚,学期结束后,我的课在县处一班的评教满意率是100%,中青两个班也都在90%以上,都处在排名靠前的位置,首次在党校讲台上课过关,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党校教师向学员干部传递理论知识和专业的解读,若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嵌入其中,支撑理论,效果则是最好。所以党校教师除了是宣讲者,更是一个研究者,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这是因为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只有深入的研究才能有权威的解读。本领域的研究是讲课内容的根基,研究得好不一定能讲好,但研究得不好,一定讲不好。
(这是许德友写的《扎实做研究,认真备好课》的部分内容,广东省委党校图书馆公众信息服务平台“【七十年校庆】杏坛有神采”2020年11月26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