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网页版 > 党校声音

周峰 钮则圳:准确理解和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要求

时间:2023-07-27 14:39:14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第二个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植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作为人类思想史上历久弥新的两种文化形态,彼此之间存在着高度契合性,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有机结合的前提。例如,在价值取向上,中华文化历来奉行集体高于个人、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的价值原则,这与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等思想遥相契合。在境界追求上,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推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强调自强不息、刚健进取、求真务实、经邦济世的担当入世精神,这也与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实践性品格深深相融相通。

  回首历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面对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众多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仁人志士正是赓续了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中华文化精神,选择不惜一切代价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主义理想,最终实现了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正是因为理论品格的互相吸引、精神境界的高度融通、价值取向的完美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具备了结合的可能性与必然性,进而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既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第二个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单纯的以一方吸收另一方,也不是简单地将一方融入另一方,而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相成就,从而造就出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脉。然而,由于历史隔阂和时代变换,传统文化难免有一些内容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获得了新的时代价值与生命活力,实现了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相融通,并成为解决现代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可以说,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不是要“发思古之幽情”,离开了马克思主义而去片面追求传统文化,极有可能陷入开历史倒车的全盘复古。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这一客观的、科学的、现代的思想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成为“现代的”。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能够产生如此强大的真理力量、成功解答时代之问,其原因在于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提供的本民族文化土壤作为滋养,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厚度与时代深度,才能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例如,正是因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胸怀天下的理性品质,推崇王道、贬斥霸道,强调站在正义立场、真正为天下的稳定与发展谋福祉,将其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和平正义理念加以融通,我们今天才能为全世界贡献坚持国与国之间互惠互利、平等共赢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未来,我们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铸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辉煌。

  “第二个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面向当代、面向世界,更深深植根于雄浑壮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自古以来,无数中华儿女、仁人志士追求自信自立、顽强拼搏,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富强而不懈奋斗,这一精神仍然赓续至今、历久弥新。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的理想追求赋予了现代力量,使得千百年来的梦想真正照进现实。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中国烙印”,也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汲取。

  中国式现代化中,“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以民为本”思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蕴含着古圣先贤“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伦理思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之仁”的东方智慧;“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则蕴含着华夏儿女胸怀天下、以和为贵的美好品质。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才具有了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的历史纵深与文化根基,克服了西方式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病,为全人类的现代化之路贡献了中国方案。在未来的实践中,我们要继续坚持“第二个结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持续长久的精神支撑。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并发展至今的文明,这种强大的延续性一方面在于中华文明始终秉承着“文以载道”的人文观念,以文化承载、传递和弘扬民族精神,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另一方面在于中华文明从不故步自封、泥古僵化,而是始终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辩证法,既“守正持中”又“与时俱进”,借鉴传承古人之智慧以开时代之生面、解时代之难题。中华文明的上述特质,决定了我们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延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彰显出中国道路的具体实践是对中华文明深层次的继承,既不忘本来,又面向未来,体现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发展,中华文明在过去、现今以及将来都是一以贯之、绵延不绝的统一体。我们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要充分吸收借鉴五千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为国家发展民族富强注入固本培元、立根铸魂的思想力量。要充分总结中华文明历经长久积淀而形成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智慧结晶,充分吸收其中的思想养分,更好地作用于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使传统资源再度绽放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第二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从根本上凸显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凸显出新时代的中华文化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悠久的中华文明,既回答了我们“来自何方”,又指引了我们“走向何处”,有力地构筑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根本上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增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华文明以刚健向上的姿态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总之,“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谱写中华文明新的时代华章。


周峰、钮则圳,分别系九游(中国)哲学教研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教授、副教授,均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23年7月17日第15版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