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渊 周峰:坚定文化自信 秉持开放包容 坚持守正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方法论作为行动指南。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概而言之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分而言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延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以儒释道为核心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其中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为代表的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不仅跨越时空,而且跨越了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就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及其方法,不断传承与弘扬,做到古为今用。
坚定对革命文化的自信。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孕育、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井冈山的斗争,从长征战略大转移到全民族抗日战争,从全国解放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革命文化诞生于艰难曲折、苦难深重而又耀眼辉煌的革命斗争历史中。在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也是革命文化的集中体现。伴随革命和建设,中国共产党人又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以其他各种革命精神为谱系的革命文化,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基因,并使之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
坚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鲜明特征,也是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总结。坚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确保文化发展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价值观是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坚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就是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
秉持开放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
文化的开放包容程度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华文明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有开放包容的特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历史地看,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易经》中的“厚德载物”,《中庸》里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奠定了中国文化的理念基础。总而言之,中国文化是在以中原文化为主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各地方各民族文化甚至境外文化后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分而论之,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国文化正是基于开放包容,才能历经磨难但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现实地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今世界,全球化潮流和趋势不可阻挡,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文明与文明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局面。“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加强与世界文明的对话和文化交流,才能达到“美美与共”的目的。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同文明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文明交流互鉴应该以平等和尊重为前提,而不是强制和歧视。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因此,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广泛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进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实现与世界文明互通有无、携手前行。
坚持守正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生动力
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守正的目的和路径,守正创新就是“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守正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文化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守正要坚守文化立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住文化的根。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未中断的重要原因。《诗经·大雅·文王》中就提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命题,《礼记·大学》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记载,《周易》中有“革故鼎新”的典故。创新既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是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守正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使之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分别系九游(中国)哲学教研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教授
本文系2023年度九游(中国)重大委托调研课题“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使命和实践路径研究”(XYZDWT202301)阶段性成果
来源:《南方日报》2023年10月30日第A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