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荣:百年大党领导中国乡村建设的基本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一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的大事。乡村建设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涵盖美丽乡村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加强乡村建设,承载着亿万农民的幸福梦,关乎广大农民的根本福祉。广东省委在2022年12月通过《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提出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全省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乡村建设的内在逻辑,对于推动我国新时代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
历史逻辑:百年乡村建设的深刻启示
我国开展乡村建设具有悠久的历史,现代意义上的乡村建设一般可追溯至民国时期。近代以降,乡村社会日渐式微,农业萧条、农村凋敝、农民破产等乡村危机愈发严重。在此背景下,乡村建设运动由此兴起。该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参与力量主要表现为三类:一是知识分子发起的乡村实验运动,二是国民政府推行的乡村复兴运动,三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乡村革命运动。然而,并非三种力量分别主导的乡村建设都获取成功。以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自下而上的乡村社会改良运动,过分强调文化教育对乡村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没有提出实现乡村现代化的具体方案,加之未整合具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从而造成“自己运动,乡村不动”的尴尬局面,最终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依靠政府力量发起声势浩大的“农村复兴运动”,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政党权威和统治权力,没有代表人民利益,并未真正改善乡村社会结构与秩序,因而其推行的农村复兴计划注定失败。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之时,中国共产党诞生。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秉轴持钧,在革命根据地开展了以土地改革为核心的乡村建设运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49年至今,我们党领导乡村建设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新政权建立初期,社会凋零、百废待兴,特别是乡村经过多年的战乱,积贫积弱。中国共产党先后通过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知青上山下乡等措施,极大地改变了乡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政权。然而,由于以改造为基本特征的乡村建设始终从属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致使我国大部分农村长期处于低水平的发展状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国家先后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对农村体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比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建立村民自治制度、全面取消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改善乡村面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乡村建设达到新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性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造福广大农民群众。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辉煌历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工作,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国乡村社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扭转了历史遗留积贫积弱的问题,得益于党对乡村建设的领导。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依旧是我国最大的结构性问题。可以说,现阶段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这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从整体来看,乡村在资金、人才、技术、劳动力等方面仍处于劣势。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优势。推动乡村建设行动,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理论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必然要求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历史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以乡村建设实践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真实写照。
乡村振兴是人民的乡村振兴,乡村建设是人民的乡村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乡村建设,其秉承的就是人民主体地位。1926年,毛泽东同志在《国民运动与农民运动》中强调,“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十年后,他在延安会见美国作家斯诺时谈道:“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邓小平同志提出,“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实现四个现代化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抓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主动权。”胡锦涛同志认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我们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我国乡村建设进入历史新阶段。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并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党的历届主要领导人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对农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对乡村建设的重视。
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不是效仿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也不是复制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化模式、路径,而是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的现代化。它既强调城市化、工业化,也要求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重三者并联式发展,绝不允许出现一边是欣欣向荣的城市、一边是萧条衰败的乡村。
截至2021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4.7%。可以预见,未来的城镇化率还会上升。不过,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因而无论将来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至何种程度,我国仍有大量人口生活在农村。此外,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引导下,愈来愈多的农民工、适龄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逐渐改变过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大城市的格局。诚然,乡村不会消亡、城乡长期共生并存是客观规律。试图通过“去乡村化”实现单极式现代化,或是通过牺牲乡村以服务城市发展的两极分化思维不符合中国实际和中国国情,与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相悖。
乡村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而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其抛弃。如果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那么国家现代化注定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为此,我国通过加大乡村振兴建设资金投入、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美丽宜居村建设和厕所革命、启动光亮工程公益项目等举措,多方位推动乡村建设,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广东为例,广东省委在全省范围内启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通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等措施,强化全省乡村建设,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广东实践。
乡村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当前,乡村现状离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在新时代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坚持把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并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等方面向乡村倾斜照顾,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尊重农民的主体作用,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遵循乡村发展的客观规律,着眼长远谋定而后动,扎扎实实推动乡村建设。
作者系广东省委党校图书馆助理馆员、驻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3年第20、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