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超 蒋红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的广东实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今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和完善乡村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党的领导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必须深化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实践,创新乡村治理抓手载体。广东紧扣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勠力探索有效乡村治理形式,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形成了一批务实管用的创新经验,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持续优化基层治理,持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小机制建强大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基层。”基层是社会群体的集聚点、社会矛盾的聚焦点,也是社会治理的着力点。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必须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通过创新机制,整合分散的治理资源,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治理网络,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拓展直接联系群众、全面服务群众的方式,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相得益彰的坚强战斗堡垒。
近年来,广东各地推动创新机制亮点纷呈,比如广州市金洲村、阳江市茅塘村、潮州市官路村。以广州市金洲村为例,作为南沙区唯一被列入参与广州市委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专项工作考核的村,区街村三级协力建立城中村“大党委”工作机制,成立基层治理委员会,发挥城中村党组织领导作用,联结辖内企事业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加强沟通交流,共享资源信息,会商城中村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建立以街道党员干部为骨干、机关事业单位党员为辅助,两名区、街道处级干部,两名区、街道科级干部带领村工作人员、医务人员、民警、志愿者、专职网格员等N种力量的“2+2+N”工作机制,定期联系村内群众和商户。建立智慧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化综合治理平台阵地联结,“物管主责+党员参与+执法保障”行动联合,“电子门岗+高清监控+智能门禁”多维联网的协同工作机制,推动强组织、清底数、保安全、促发展。
小积分涵育大文明
乡村治理中运用积分制,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身边事入手,通过民主程序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数量化指标,对农民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积分,并给予相应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积分制将农民群众心中所感、眼中所见转化为具体分值,让乡村治理由无形变有形,使软约束有了硬抓手、模糊感觉变为精确赋分。积分制推动了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家家事”,并通过建立与积分结果挂钩的奖励和惩戒措施,将“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不断提升农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人翁意识,涵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体现了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理念。
近年来,广东各地推行积分治理亮点纷呈,比如河源市紫金县、清远市佛冈县、梅州市蕉岭县。以河源市紫金县为例,其大力探索实施积分制,推动构建形成“党建引领、网格支撑、民意保障、积分激励”的农村治理工作机制。设置三大类得失分项目,其中基础积分最高80分,主要反映村民在8项必评事项上的行为表现;贡献加分最高20分,主要用于鼓励村民勇当先进;负面减分最高20分,主要用于约束违反法律和村规民约的行为。通过打分的过程,实现了党员干部与村民群众的亲密互动,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对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情况的了解,生动准确地告诉村民哪些事是该做的、哪些事是不该做的。
小清单做实大民生
乡村治理中运用清单制,是在党组织领导下,将基层管理服务事项以及农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事务细化为清单,编制操作流程,明确办理要求,建立监督评价机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乡村治理方式。清单制能够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作用,通过实施清单制保障农民权益、减轻村级组织负担、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对清单事项、调整程序、落实执行、监督考核、保障措施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推动清单制运行“有章可循”,让群众心中有数、按图办事,干部心中有戒、照单履职。清单制有效解决了基层组织负担重、村级权力运行不规范、为民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通过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承担事项清单、公共服务清单等做法,保障好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办事、主事”。
近年来,广东各地推行清单治理亮点纷呈,比如汕头市东华村、肇庆市岗美村、茂名市瑶埇村。以汕头市东华村为例,其坚持对“三重一大”事项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在先、党组织提议在先、党员大会审议在先,发挥好村级党组织作用。通过清单项目事无巨细的展示,让群众了解到身边的哪些事是谁在办,村里的事情是如何决策落实的,医疗教育文化等可以享受到什么样的服务。通过清单制理顺权责边界,村干部在田间地头开展工作的时候,对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话不能说都有了明确规定,催生出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支持监督的“正面效果”。
小数据铸就大治理
乡村治理数字化是以互联网工具设施为基础与载体,通过构建完备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与技术规则,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工具,推动乡村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内容等治理要素数字化,是以数字化技术推进乡村数字经济社会建设与实现数字化美好生活的新型智慧治理活动。数字化技术与乡村治理全要素、全领域、全过程融合治理过程,有效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数据资源建设和开放共享。村社和网格实现数据综合采集、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不断探索将网格中的“人网”与大数据编成的“云网”相结合,以数据驱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实现精准高效的智慧治理目标,形成高效行动、精准服务、共建共享的治理现代化格局。
广东各地推动数智治理亮点纷呈,比如广州市白云区、江门市新会区、湛江市麻章区。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其通过城中村“大党委”模式聚焦治理薄弱点和热点难点,聘请专家顾问团完善共建共治共享项目清单。以云盾系统作为统一采集入口,提升数据采集效能。搭建社会治理专题数据库,破除部门间系统不互通造成的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推动数据“一方采集、多方共享”。构建一体化视频监控体系,充分运用“视频+AI算法”实现高精度智能识别分析,实现安全隐患实时报警,提供精准的事件预警。
通过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网格化等治理方式,实现乡村治理的加强和完善,契合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基层治理推进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生活礼俗的作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培育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气质。将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有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广东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推动乡村高质量振兴是关键点,推进乡村高水平治理是突破点,将乡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以有效治理提升带动产业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陈永超系广东省委党校驻广州市白云区松洲街锻炼干部
蒋红军系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本文系广东省社科规划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主题研究专项课题(GD23WTD03-10)和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2022GZYB61)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3年第20、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