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网页版 > 党校声音

周峰:提升现代化纵深进程中的风险意识

时间:2020-05-11 11:13:47 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0-05-11

  面对“世界风险社会”的到来,我们必须要具备整体性的宏观视野,坚持辩证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一、风险是社会现代化的常态

  德国著名社会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在其名著《世界风险社会》中指出,我们已经进入到世界风险社会,“就其轴心原则而言,它的挑战是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无法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界定的现代文明制造的危险。”为什么会如此?原因在于贝克所说的“我们的现代文明中的人为的不确定性”。

  以自然为例,今天的生态运动,不过是对自然危机和社会的全球性矛盾做出的自然反应。自然和生态危机,不仅导致人类社会本身开始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从反面证明人类文明的进步往往伴随着自我伤害,而这种伤害带来的结果不是地域性而是全球性的危险,由此一种世界主义的社会联盟可能会出现,以应对全球风险。

  那么到底什么是风险?贝克认为,“风险是预测和控制人类活动的未来结果,即激进现代化的各种各样、不可预料的后果的现代手段,是一种拓殖未来(制度化)的企图,一种认识的图谱。”换句话说,风险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它意味着人们对现代问题认知的新观念,它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可计划与可控制性。不可计算、不可控制、不相干性、人为的不确定性,是风险最大的特征。因此,现代化社会与传统社会最大的不同,就是风险成为一种常态。

  风险社会,是一种反思现代化的社会,它拒绝和否定我们对于现代化的线性设计,它要求我们对现代化的所有历程、多元形式,都能够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一系列领域提供一种预测和控制,从而建构真正可供准备的认识图谱。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风险研判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风险认知,始于邓小平同志推动的改革开放事业。中国共产党人所担心的风险和防控,都在改革开放历程中一一得以应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全方位大刀阔斧的改革,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带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是,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并没有让我们放松对风险的警惕。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更要时刻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的重大风险。

  三、坚持辩证思维强化风险意识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这为我们指明了面对风险应有的态度和科学方法。

  其一,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矛盾的集合体。列宁曾指出,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是“对立面的统一”。我国就是一直在斗争和统一中实现向前发展。无论是社会领域还是自然领域,我们都经历过不少考验,但每一次考验,我们都能成功克服,并将其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动力。正如2003年“非典”促使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初步构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也将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中国公共卫生制度体系提供更有力的推动。

  其二,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优势。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巩固。这次“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其三,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风险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新风险,是全方位、整体性的,是可预判但又无法完全预测和掌控的。这就要求,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所有风险都有其独特、具体的社会生产机制和传播过程,我们一定要加以预判和掌握;尽管从现代社会日趋复杂的结构来看,我们永远无法消灭风险,但是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产生的机会及其可能造成的伤害。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观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项目号18ZDA002)阶段性成果;作者系九游(中国)哲学部主任、教授】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