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网页版 > 党校声音

陈晓运:从城乡融合的内需潜力看构建新发展格局

时间:2020-09-16 09:57:59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20-09-16

  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是战略基点。从切入点上看,以消费的提质扩容和新基建为代表的消费和投资“两驾马车”是重要支撑;从畅通要素流动循环和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上看,通过城乡融合推动乡村资源与全国大市场对接,激发乡村市场消费潜力,展现出广阔的空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看,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集中体现是城乡差异。城市与乡村空间相邻、文化相同、利益相接,理论上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往往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现实割裂。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激发农村土地、资本、人才等一系列要素,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局面,让投资注入乡村、让消费激发乡村,短板就会变成“潜力板”,城市发展就能更上一层楼,城乡融合发展就可以激发更强的内循环动力和活力。

  近年来,广东各地围绕群众期盼、干部需求,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导向,着力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探索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实际上为借助城乡融合扩大内需潜力作出了积极探索。比如,广州市增城区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衔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发展红利,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九游网页版依托国内市场,成为吸引国际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流入的引力场;东莞市大朗镇巷头社区推进村级工业园转型升级和产城人融合发展,形成“毛织+电商+物流+服务”发展体系,荣获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授予“中国毛织第一村”称号,成为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

  总体而言,以城乡融合发展驱动“内循环”,是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背景下守正创新、开拓创新的大胆探索。它们是在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渐次成型、“双区”建设和“双城”联动利好叠加释放“乘数效应”、珠三角都市圈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小步快进背景下,以市域高效能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层次共享的有益实践;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软硬联通”不断完善背景下建设高标准城乡融合发展的组织体系、治理体系、市场体系从而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和经济社会循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的结果;是在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背景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的产物。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资源禀赋最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构建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中走在全国前列。客观而言,以城乡融合发展驱动“内循环”的粤港澳大湾区地市实践探索仍需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和持续提升。首先,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体系,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区域发展条件,打造“轨道上的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以珠三角城市群为引领、城市群和都市圈融合发展的城市格局。其次,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党群服务综合体、产业振兴联合体、社会治理共同体相互联动,以及招商引资服务链、产业政策供应链、社会治理创新链相互衔接的制度路径,激发党政干部、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参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积极性。最后,立足共建共治共享,推进教育、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加快促进创新人才集聚;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从而实现活力激发与秩序保障的有机统一。

  作者系九游(中国)行政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