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祥:多策划战略战役性改革 挖掘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在空间
提要:
深圳未来既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又要当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大湾区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挖掘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在空间,是深圳完成上述任务的必然选择。
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深圳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互为支撑、互促互进,必将充分释放“化学反应”“乘数效应”。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两块“金字招牌”交相辉映,开辟了深圳发展的新境界。深圳未来既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又要当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大湾区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挖掘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在空间,是深圳完成上述任务的必然选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深圳要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多策划战略战役性改革,多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根本上阐明了深圳未来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
1、建设有利于原始创新的制度与政策环境,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
原始创新能够大大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对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外来技术与低成本生产要素、巨大的国内市场和良好的政策支持相结合,使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推动我国生产效率提升的主要是外来技术本地化的适用性创新。这种适用性创新着重对外来技术进行产业化、市场化应用,在改进我国经济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导致对外部核心技术的依赖,使得生产效率改进容易遭遇技术天花板的限制,也使我国企业在参与全球竞争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跟随地位。未来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打破这一对外技术依赖状态,加大原始创新力度,不断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
近年来,我国在全球经济与技术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一系列重要新兴技术领域,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我们面前的创新“无人区”逐渐多了起来,过去颇为有效的“跟跑”战略已难以奏效,这种新的技术发展态势要求我们必须从过去的适用性创新向原始创新转变,从“跟跑”向“并跑”乃至于“领跑”转变。当前我国已积累起相当的经济与技术优势,包括消费市场巨大、产业配套完整、人力资本水平快速提升等,这些优势使得任何一项新技术更容易获得市场化、商业化的机会。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在原始创新上也存在不少短板,其中最大的短板就是基础研发水平滞后。因此,深圳要充分发挥已有经济技术优势,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新思想、新技术产生的市场环境,多措并举加强社会创新主体的动力和能力建设,促使大量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促进全社会人力资本提升
收入分配改革不仅是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需求的视角来看,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导致市场需求扩张受到抑制。一个社会如果财富过于集中,低收入群体不仅规模偏大,而且收入增长缓慢,庞大的低收入人群本来可能具有的需求空间就得不到利用,从而对维持经济增长不利。反之,如果收入分配差距较为适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就能够快速提高,这会大大拓展市场需求成长空间,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不断的动能。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显然会对未来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我国已跨过了经济活动人口峰值区,以往的“人口红利”能否成功地转向“人才红利”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人才红利的形成取决于社会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就社会整体而言,低收入群体人力资本的潜在提升空间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最大。要提升低收入阶层的人力资本水平,首当其冲的仍是收入分配改革,只有通过收入分配改革,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消除贫困,低收入群体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向上流动的机会,社会总体人力资本水平才会得以提高。而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加和人力资本提升则需要我们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深圳要率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就必须要下大力气抓好收入分配与民生服务供给体制改革。
3、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强化绿色发展动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的新动力源。要把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动力源,我们就必须扭转对绿色发展的认识。以往人们通常把绿色发展简单地等同于污染治理、环境保护乃至关停一些污染排放超标企业等活动,这实际上将绿色发展仅仅视为对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环境负外部性问题的纠偏,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显然不利于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好绿色发展理念。因此,我们要跳出传统思维的局限,把绿色发展看成是比传统工业化模式更为高效、更为合意的一种新发展模式,绿色发展具有与传统工业化模式截然不同的增长涵义,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要通过改革创新,构建有助于“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体制机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要成为可持续发展先锋,就必须率先进行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国民经济绿色核算体系,重新定义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等关键发展变量,激活绿色发展源泉。
4、建设高质量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需要一个高质量的市场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价格机制对竞争的促进作用才会得到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效率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此,深圳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率先建设高质量的市场环境:一要完善产权保护的体制机制。最关键的是要提高市场运行的法治化水平,建立稳定的法治保障环境,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能够真正得到保护,促使全社会形成对产权保护稳定的法律和心理预期。二要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改革。国有资本要坚决地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向符合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非竞争性领域集中,向“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公共领域集中。同时,加快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国有经济管理部门要基于资本运行的市场化方式对国有企业进行高效管理,在国有资本能够且必须发挥作用的领域进行战略性投资,适当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性投资行为。三要促进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不再按照所有制对市场主体进行分类,而要按照行业、规模等技术经济维度分类,所有市场主体按照负面清单进入市场,公平地使用各类生产要素。四要下大力气进行生产要素市场改革。全面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藩篱,扎扎实实解决城乡之间生产要素不能双向高效流动,流动人口难以扎根城市,能源、物流、土地和融资成本偏高等问题,促进稀缺要素资源的高效流动与集聚。
(作者系九游(中国)管理学部主任、教授)
文章来源:《深圳特区报》2021年06月08日 第B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