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谨 包灿贤: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能否牢牢扎根中国、赢得中国人民的心,关键在于能否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命力。
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支撑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厚植中国历史、展现中国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深厚积淀与智慧结晶,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富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科学,要求扎根中国土壤、立足中国实际。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做到理论创新,尊重民族、尊重历史,才能赢得中国人民信仰、筑牢中国人民群众基础,使真理之树根深叶茂;另一方面,由于时代条件、社会背景原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具有局限性,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成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成为我们的突出优势。
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世界观
一切文化都来源于社会实践,又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社会背景及演变规律,源远流长、宏大精深,既区别于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等古代民族的文化,也不同于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构建的近现代文化。当国情、世情发生重大转变时,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变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满足人们新实践、新要求,必然会遭到轻视。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坚持唯物史观,在新时代开创新的文化形态。
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根本点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应当符合当代中国人民的实践利益及发展规律,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应当展现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第一,在宇宙观方面,强调“人与自然一体”的“天人合一”思想。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敬“天”是自然情愫。“天”与“人”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中国先人认为,“天”是万事万物的根据,“人”是“天地”孕育的产物,遵循“天道”而行就是“人道”。因而,“天”能给予一切人、事、物存在的最高“合法性”。“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存在问题的终极思考及回答。“天人合一”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它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避免了“神创论”带来的理性遮蔽;另一方面,它使中华民族较早地养成了“系统思维”,学会用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解决生产、生活的难题。“天人合一”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异曲同工。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改变自然界的同时,自然界也在改变人。
第二,在天下观方面,追求“共生共存共荣”的“以和为贵”思想。“以和为贵”就是不把彼此之间的差异当做对抗性矛盾,力求做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在不同民族之间竞争中作出的历史总结,而且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在西周时期,中国先人已经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认为不同民族只有尊重差异、和睦相处、互惠互利才能取得最好的发展效果。“以和为贵”思想,使中国人抛弃“零和博弈”“非此即彼”等错误思维,采取“合作共赢”的双赢模式。“以和为贵”与“尊重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本质相通。但是,“以和为贵”不是搞团团伙伙、折中主义,不能毫无底线原则。在当代中国,弘扬“以和为贵”应当表现为文化自信、文化包容、文化互鉴。
第三,在社会观方面,突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民为邦本”思想。“民为邦本”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宝贵。因为,自秦代至清代,中国历经两千余年封建等级社会,“民”始终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底层劳动者。但是,自夏朝以来,“民为邦本”“敬德保民”等思想源远流长、深入人心。孟子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此,荀子进一步指出,君如舟、民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指明了广大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动力。“民为邦本”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不谋而合。“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广大劳动者才是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体及决定性力量。但是,“民为邦本”的社会背景与当代中国迥然不同。在封建社会制度下,“民为邦本”并不要求推翻统治阶级,对百姓的关爱恰恰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当代中国实践,“民为邦本”要消除阶级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四,在人生观方面,推崇“君子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思想。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应对天灾人祸的磨炼、善于观察学习宇宙运动规律,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秉性。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历经无数坎坷,但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困难能够把我们压垮,反而“多难兴邦”且生生不息。究其原因,“自强不息”的精神不可或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既是中华民族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智慧总结,也是中华民族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真情流露。“自强不息”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得益彰。“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的激情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然而,在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过分强调“自我”心性、能力的发展,忽略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必要性,容易导致一叶障目、夜郎自大。在当今时代,幸福仍然是奋斗出来的。但是,“自强不息”不能沦为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应当博采众长。
第五,在道德观方面,提倡“真知即为真行”的“知行合一”思想。“知行合一”,浓缩体现了中国古代对思想和行为之间关系的深层思考,强调“知”与“行”是辩证统一而不是相互分离,正如王阳明所说的那样,“修齐治平,就是格物”。换言之,“行”就是“知”的实质。相比于“知”,“行”才是掌握真理的关键所在。“知行合一”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追求真理、实践真理、传播真理具有深远的意义。一切“知”源自于“行”,并经过“行”的检验,“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事实上,“知行合一”就是“实践”在思维和行动方面的直观表达。但是,“知”与“行”起初是反思“道德实践”的核心范畴,其要旨在于坚守儒家道统。中国士大夫通过探赜“知”与“行”的关系,集中阐发“内圣外王”之学,力求贯通“三纲八目”,追求实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当代中国的实践,“知行合一”则聚焦学习、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立足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伟大的实践品格。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长期实践的产物,“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换言之,“实践性”是解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奥秘的一把钥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根本原因。与之相应,马克思主义以“实践”剖析历史、解读当下、展望未来,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的“根本标准”。作为一种理论、文化及观念,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必须坚持从实践出发,又回归实践。
总而言之,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其成因来说,都是中华民族为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的成果。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中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又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基础、群众基础,使之彰显出中国气质、中国精神、中国风格。
张谨(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包灿贤(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2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