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茎深:强县促镇带村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统筹部署建设农业强省和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新起点上推动我省“三农”工作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以县作为重要切入口,大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有利于协同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体现广东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把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广东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顺应人口流动规律,加快县域空间极化发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县域内人口正加速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越来越多农民选择离土不离乡,就近就地城镇化趋势明显。乡村振兴必须顺应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分散走向集聚的趋势,充分发挥县城和中心镇连接城乡的枢纽作用,构建多中心多节点的县域经济增长极,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有利于在财政紧约束下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为县域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能简单地搞平均主义,必须以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为重点,推动供给数量与内容精准匹配需求,防止人口流失地区盲目建设。
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必须把“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统一起来,不能走“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的老路。在县域层面统筹土地、资本、劳动力、数据等要素配置,谋划产业布局,可以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发挥交通网线的牵引作用,提升县域产业分工效率,增加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
有利于加快人口市民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顺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群众进城落户,加快以县城、中心镇为载体的就近就地城镇化建设,推进县域人口相对集中居住,有利于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区管理向人口集聚区延伸覆盖,提升乡村现代化生活水平,将县域打造成农民过上现代化生活的幸福家园。
推动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板还有待进一步激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内生造血能力仍需进一步增强。未来,广东必须围绕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持续发力,强化政策支撑,畅通资源优化重组机制,全面提高县域国土空间治理效率,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强化规划引领,构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以促进国土空间均衡发展为导向,优化主体功能区分区与空间传导机制,完善财政、土地、产业、户籍、考核等差异化配套政策体系。以规划统筹生产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优化县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
提高人口承载能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优化县域城镇体系布局,推动村庄适度合理归并,全面实施强县富镇兴村补短板行动,推进县城、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等发展提质增效,打造县域连接工农、融合城乡的重要枢纽。以都市圈建设为契机,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城融入邻近大中城市建设,发展成为与邻近大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协同提高各类要素的聚集度,全面提高县域生产力和人民现代化生活水平。
加快产城融合,推进县域产业特色化发展。坚持人口集聚与产业发展协同共建原则,探索乡村社区参与产业园区发展建设的有效形式。充分发挥县域资源、生态、人力等比较优势,围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完善区域产业配套,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转移工业园等载体平台建设,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条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梯度转移。县域产业发展要突出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更好发挥增长极由点扩面之功效。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加快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农业强省建设,加大人口流失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力度,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持续推动农田向规模经营的大户、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全链条升级以及全环节覆盖,完善粮食与生态安全利益补偿机制,不断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
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关系主线,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充分的财产权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加快探索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进一步扩大农村土地产权流转范围,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以“三变”改革推动农村承包地盘活利用,以“集约节约利用”推动农村宅基地改革,以“同地、同权、同价、同责”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健全城乡建设用地的人地挂钩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让农民平等分享县域经济发展成果。
作者系九游(中国)(广东行政学院)管理学教研部副教授
本文系校立一般课题(XYYB202111)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2023年2月20日第A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