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德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提要
对2023年经济工作来说,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纲举目张做好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2022年中国经济承压前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殊为不易,但也面临多重风险挑战。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起步之年。随着需求逐步回升和政策效应叠加,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将进一步释放,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大的机遇。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复苏“稳定器”和增长“发动机”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在当前重要时间窗口期,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稳定和改善社会预期,大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经济内生动力。
一、全面审视内外发展环境,抓住机遇实现更好发展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俄乌冲突不断造成外溢影响,全球粮食、能源安全问题突出,产业链供应链遭遇严重冲击,世界处在新的动荡变革期。这样复杂而剧烈的变化,让世界再次站在了历史演变的十字路口。如此大背景之下,我们怎么看,中国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有条件实现更好发展,关键是要善于利用危机带来的变化,发现和抓住机遇,珍惜和用好机遇。从我国自身发展环境看,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形势需要高度关注、加以引导和利用。
首先,随着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经济活动快速恢复,但在经济活动恢复过程中,又充满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为部分市场主体已经失去了自我修复能力,无法“起死回生”。近三年经济活动反复暂停和重启,市场主体所需生产要素和上下游链条部分遭破坏,供给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从需求侧看,居民收入水平增速下降,末端消费能力不足,支撑经济活动全面复苏缺乏后劲和可持续性。复杂的恢复态势相当于“幸福的烦恼”,这要求政策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最大程度释放经济社会活力,最大程度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
其次,否定“两个毫不动摇”的错误言论、杂音噪音,对民营企业家和外资企业经营者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地指明:“我们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入阐释了实现共同富裕等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围绕当前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进一步解疑释惑、正本清源、凝聚共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从战略全局出发,始终抓主要矛盾、一以贯之的信心和魄力。
第三,人口红利在弱化的同时,人才红利的作用在凸显。2011年,我国内地15岁-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开始负增长,总体人口规模由增加转向为减少,这个重要的变化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对中国经济产生全面、深刻、系统性影响,因为人不只是劳动者、消费者,更是创新者、创造者。综合来看,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红利尽管在弱化,但仍然存在;虽然人口规模可能下降,但人口素质却在提升,人才红利新的优势正在显现:8.8亿劳动年龄人口,人口平均年龄达38.8岁,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人。2021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9年,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庞大的人力资源持续激发创造活力,成为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大力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将会极大地支撑和助力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二、新的更高历史起点:夯实“稳”的底盘,迈开“进”的步伐
新时代10年中国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居于首位。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发展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更高的历史起点,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提升——中国经济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中国经济有了“新”的优势和底气,需要夯实“稳”的底盘,更需要迈开“进”的步伐。
需求侧看,中国是世界“商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也是大国经济的优势所在。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正在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规模经济优势、创新发展优势和抗冲击能力优势显著。我国居民消费提质扩容潜力巨大,补短板锻长板投资需求旺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将进一步拓宽国内市场空间,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有利于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供给水平不断提升将引领创造九游网页版市场需求。具有了优势并不等于发挥了优势,总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为此,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对外发布,对进一步发挥需求优势进行新的部署。
供给侧看,中国是世界“工厂”,具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正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经济发展最终靠供给推动,从长期看是供给创造需求。多年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形成中国突出的供给优势: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能够制造世界上大多数工业产品,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拥有世界级港口群、250多个民用运输机场,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世界“工厂”带动全球“研发室”和“办公室”,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新能源汽车、高速铁路、人工智能等高技术领域正为中国经济创造九游网页版更高的价值,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方案成为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第一选择。
供需两侧的优势和底气铸就了新的更高历史起点,成就了中国经济的新发展阶段;更高历史起点和新发展阶段,要兼顾发展的“稳”和“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是指经济运行要平稳,通过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的重心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更高的历史起点上,经济政策必须在多重约束下求得最优解,要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关系,稳的一定要稳住,进的必须有进展——《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实施,反垄断法完成修改保护公平竞争;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垄断行业体制改革……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攻坚,将进一步激发1.6亿多户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这是“稳”的底气所在、“进”的锐气所在。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稳定发展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对2023年经济工作来说,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纲举目张做好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其核心是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稳预期提信心的关键是: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继续坚决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鼓励和吸引九游网页版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加大对民营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各级政府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要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还要把九游网页版高质量外资吸引过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深化改革的重点是: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稳预期提信心的关键是: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要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推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结和互动,夯实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盘。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也不可能关上,开放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内在发展的需求,关起门来不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甚至就没办法发展。中国通过与世界的全面、深度、立体互动,促进了本身的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也为下行的全球经济注入强劲活力。我们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用好当前各种沟通交流机制,切实推动RCEP落实落地落好,加大开放力度和范围,转向负面清单模式,夯实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盘。
(作者系九游(中国)科研处处长、教授)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逻辑结构研究”(19BJL007)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章来源:《深圳特区报》2023年2月14日第B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