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委党校课题组:推动“百千万工程”走前列的广州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广州市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推进机制和实践经验,坚决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将“百千万工程”作为“二次创业”再出发的重要抓手,纵深拓展高质量发展道路。
立足市域优势,广州通过系统形塑乡村的价值空间、发展空间、生活空间、精神空间、梦想空间来诠释“走前列”的图景愿景,时时刻刻将责任担当和奋进姿态贯穿到加力提速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进程中,在新征程上率先走出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城乡融合、生态绿色、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新”绘“前”景,把握“百千万工程”价值内涵,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是认识上的飞跃和战略上的突破性转变,改变单纯的粮食种植和对耕地生产过度依赖的局面,意味着面向全部国土资源,推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种养加一体、产加供销贯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其核心要义在于农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和农业生产观念的大革新,蕴含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理学理哲理。
广州深刻把握“百千万工程”内涵要义,以大农业观引领农业生产方式大变革和生产观念大革新,坚持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为重要抓手,把乡村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稀缺资源和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承载地,以新的工作点位把乡村打造成为提升广州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
一是盘活都市大农业新资源。广州以新求变,依托“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发挥水域、林业用地面积广阔以及冲积平原、滨海湿地、丘陵山地立体交织的先天优势,坚持全方位、多途径开发农业农村资源。立足辖区内的山、水、城、田、海等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统筹优化地面地下、水面水下和空中海中的资源配置,持续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念好“山海经”,同时挖掘九游网页版宜耕、宜林、宜渔新资源,尤其是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海则海。围绕399.92平方公里海域,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相关产业,支撑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建设,唱响“海洋牧歌”、筑牢“蓝色粮仓”。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统筹开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历史文化保护等工程,建设连片“双高”水田。促进农村闲散土地资源高效流转,积极探索闲置房屋托管,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利用,提升农业农村综合生活生产空间。当前,广州正部署开展“标杆示范、达标提速、消薄补强”三大行动,打造现代化岭南新乡村样板,推动农业农村多层次和深层次开发,把独特、多样的农业资源转化为新型农业竞争力,使田园梦在都市更好绽放。
二是构建都市大农业新格局。广州坚持深挖地方资源禀赋,营造自身特色,厚积发展动能,分四批创建了2个国家级、23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已实现主要涉农区省级产业园全覆盖、全市主要特色农业产业全覆盖,产业园总数位居珠三角第一。坚持各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天河农科硅谷、白云“菜篮子”枢纽区、从化新乡村建设示范区、增城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黄埔共同富裕先行区、花都临空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番禺渔业经济引领区、南沙特色种业创新区和荔湾、海珠、越秀都市农业体验展示区的建设,形成国际化大都市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2023年,广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2亿元,同比增长4.2%;全面消除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07元,同比增长6.4%,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广州共有57个村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
三是探索都市大农业新路径。广州聚焦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把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融入建设国际一流湾区核心城市和世界级城市整体架构,充分发挥生物资源丰富、创新人才聚集、消费需求旺盛等优势,以种养生产基地、田园风光、农耕体验、特色产业等资源为依托,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使全市所拥有的1145个行政村实现千村千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断拓宽城市居民体验田园生活、乡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始终把“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协调提升作为新时代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日,“耕耘都市农业,共富广州乡村”2024年广州市都市现代农业暨“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招商引资引智活动举行。广州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牵引,开启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与“百千万工程”建设又一新篇章。
四是打造都市大农业新高地。广州贯彻落实《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要求,依托各区资源禀赋,强化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激活科技创新链与农业产业链的乘数效应,加快各区智慧农业建设。编制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建设实施方案,初选水产品流通、加工、渔港建设和水产种业等4类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7.3亿元,全力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制造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水产品集散中心和装备智能化、种业特色化、养殖现代化的科技研发高地。黄埔区和南沙区分别开建无人农场和无人渔场,通过“数字化感应-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的融合链接,有效改变传统农业粗放经营面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和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增城区制定《增城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聚力搭建数字农业大数据云平台、打造数字农业产业园区、培育数字农业示范龙头企业和5G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等,加快5G智慧农业试验区建设。
以“特”辟“前”路,深化“百千万工程”实践要求,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越往前走、物质生活越丰富,人民群众越喜欢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农业除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其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的功能就越能发挥积极作用。
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的核心在于跳出传统自然经济的圈子,跨上大农业新台阶。其关键是要把产业振兴作为切入点,注重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和农村生态新价值,向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的是解决城乡发展和国土空间利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服务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目的在于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不仅追求经济效益,更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不仅要提升生产性和生活性的农业传统功能,更要拓展生态、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性农业。
一是放大“土”的优势,打好优势塑造工程的“组合拳”。“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最终实现从城市“外部输送”到乡村“内部生长”的思维转变,必须深刻认识到新的发展增量、生活方式和就业机会在乡村,善于分析新的市场环境,用足新的技术条件,用好新的营销手段,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之成为适合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现代乡村社区。广州立足各区自然禀赋和特色资源,灵活探索“政府+企业+村集体”“协会+合作社+企业+农户”“村集体+国企”等多种合作模式,通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创新项目消费业态、提供新媒体运营宣传等方式,让不同古村落的空心资源就地“活起来”,完成独属于它们的自我建构。这些实践旨在以乡村为中心,利用山岭、渔港、河流等自然风光,挖掘历史、文化、产业等在地优势,引领乡村向宜居宜业的方向蝶变。
二是提升“特”的内涵,深耕结构调整工程的“责任田”。“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广州将乡村文化“两创”作为城乡融合切入点,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张力之中充分释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效能。2021年起,广州市全面启动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工作,围绕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等内容,牵引“示范带+”矩阵式发展,形成从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到集片成带发展的规模效应,有效扭转了过去乡村产业与城市产业联动性较弱的局面,在促进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对接的过程中生发出美好生活新形态。当前,广州建成白云区“白云深处·诗画帽峰”、黄埔区“纳米水乡”、花都区“花漾年华”、番禺区“古韵叠境”、南沙区“渔舟唱晚”、增城区“时光穗稻”、从化区生态设计小镇等多条精品新乡村示范带,包括国家级乡村旅游线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市级旅游文化特色村等,有效推动乡村风貌建设、产业集群发展和岭南文化传承。这些生动实践表明,深厚的岭南乡村文化资源是产业振兴的根基,而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培育为营造城乡融合的美好生活提供了九游网页版可能性。
三是补长“产”的链条,锻造动力增强工程的“助推器”。“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广州跳出“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的传统思维,采用工业化理念引领农业、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知识产权保护赋能农业等,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种养加一体、产加供销贯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跨越行业边界、开放式的农业大产业。坚持以产业园建设助推大产业发展,通过智能农机、遥感无人机、农业物联设备等高科技集成应用对园区进行科学管理,形成智慧农业生态闭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装备与服务产业园建设,建立1.2万亩数字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推进新建5个稻谷烘干中心,项目产能达390吨/批次。同时,广州聚焦农业领域实体性要素与非实体要素的创新结合,率先发布全国首单涉农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战略层面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当知识产权作为农业战略性资源和农业竞争力核心要素,农林牧渔业发明专利、农副产品商标、种业核心技术、非遗项目的价值转化必然极大地激发实体经济活力,为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改革镌刻深深的创新印记。
四是撬动“绿”的增值,把稳价值实现工程的“方向盘”。近年来,广州积极探索碳汇价值的实现机制,将农业功能升级置于生态与市场的坐标轴中理解,以期在绿水青山之间闯出通向金山银山的新路子。早在2018年,花都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为平台,落实花都区梯面林场公益林碳普惠制项目,成为广州首个林业碳普惠项目,并入选自然资源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数年探路,广州的林业碳汇产品与交易始终走在前列,花都区林业碳汇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果在全省多地区有效推广,带动清远、韶关、梅州、河源、肇庆等地唱响绿色低碳的农业转型主旋律,成功开展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促使碳普惠行动和碳市场的良好衔接。当前,广州续写碳汇交易新篇章,着力建设林业园林碳中和示范基地,同时将从化作为试点区域,建立生态产品价值的核算指标体系,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生态系统的绿色资本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以“安”伴“前”行,厚植“百千万工程”人民情怀,实现农民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城乡统筹,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无论是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还是不断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新期待,都需要推动农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近些年来,广州统筹城镇和乡村规划建设,投入乡村振兴的市级财政稳步增长,各项普惠性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深入实施“五个美丽”行动,全面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建设水平,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建设岭南特色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群,提升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创建水平;推进农村改厕、“四好农村路”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宅基地审批管理制度、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重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精准施策补齐民生短板,提高美丽家园“含金量”。
一是以“三生融合”为理念厚植美好底蕴。广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出发,遵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以绿色生产力为指引,在清洁生产上下功夫,培育绿色无废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友好”新模式。在农场投入上做“加法”,建设“无废农场”30家。无废农场是生态农场的初级模态,旨在逐步培育绿色生态农业,在获得最大化产量基础上实现资源匹配、环境友好和食品安全。当前,广州创建了一批产地绿色、产出高效和产品优质的示范性生态农场,其中“国家级生态农场”和“广东省生态农场”各4家。在化学肥料上做“减法”,实施化肥“双减”行动。截至2023年底,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幅为0.97%和1.68%,连续保持7年和6年负增长的良好态势。在废物处理上做“乘法”,提升废弃物处置能力。南沙积极探索农业废弃物处置机制,全面开展农膜和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形成废弃资源在不同农场流转的高效循环利用模式。在养殖污染上做“除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增城区以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环保高效为目标,着力打造污水处理系统,完善养殖业绿色转型的生产体系。
二是以“一园一林一路”为重点建设绿美乡村。近年来,广州全面夯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完善基础逐步迈向提质升级的新阶段,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构建优美宜居生态家园为目标,以村为单位重点开展“一条特色林荫路、一个村级小游园、一片乡村风水林”建设,全面提升乡村绿化美化建设成效。截至2023年6月,广州已累计创建529条市级美丽乡村,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古村落风水林道”“竹林大道”“荷花大道”,形成了村民家门口的休闲路、便民路、致富路。
三是以“四小园”为亮点打造美丽家园。广州市坚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结的理念,以绣花功夫深入改善村居环境,将农村“四小园”(即小公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生态板块建设与“百千万工程”紧密结合,使原本垃圾成堆、杂草丛生的荒废闲置地块,蝶变为“吃饭有菜园,吃水果有果园,赏花有花园,游玩有公园”的乡村美好生活新窗口。花都区11户家庭、1户“美丽庭院”示范户及1个“美丽庭院”示范村成功荣获广州市“美丽庭院”、广州市“美丽庭院”示范户和广州市“美丽庭院”示范村的荣誉称号。赤坭镇瑞岭村深入实施“盆景花木+旅游+文创”,因地制宜打造约3360平方米、112个富有村庄特色的“四小园”,形成绿意满眼、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风景线。白云区以村庄规划为引领,统筹利用“三清三拆三整治”腾出地、破旧泥砖房拆除地以及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等空置土地,所打造的罗汉松主题小公园、三兄弟田、大田村口袋公园、陈洞村秋风公园等成为全区“四小园”建设的示范样本。
四是以“四治结合”为体系建设和美乡村。广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富民兴村为目标,把治理乡村和经营乡村结合起来,同步促进农村治理现代化和农民创富能力双提升,探索形成“党建引领、需求引导,党建网、治理网、服务网‘三网融合’,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结合’”的“双引三融四结合”乡村治理矩阵,推动组织扎根、资源下沉、服务进门、幸福提升,着力破解服务资源、创富能力与群众需求不对等问题,使和美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南沙区南沙街开展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激发并支持多元主体参与村社治理。从化区鳌头镇建立“工作交心、日常谈心、生活关心”的互动机制,逐步实现项目共建、要事共商、成果共享。黄埔区充分发挥乡村职业经理人的作用,聚焦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土地资源盘活、乡村旅游、乡村产业招商等内容,积极推动“一街一主业+N”产城融合行动,致力提升乡村运营能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执笔人:王超系广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徐丽葵、彭继裕系广州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教师、博士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理论周刊202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