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网页版 > 市县党校

汕头市委党校突出培训赋能 助推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时间:2022-05-30 14:33:25 来源:本网 【字体:

  今年以来,汕头市委党校主动适应国际发展新形势、特区改革新任务、汕头发展新要求,围绕中心大局,立足职能定位,认真思考谋划,实施培训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九条,围绕课程安排、教学方式、调研实践等三大方面推进教学工作,全面提升校(院)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为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课程安排“精准滴灌”,突出“站得高”“贴得紧”

  一是聚焦加强党的理论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教育的重中之重,贴紧跟进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动态完善涵盖4大板块8个模块46门专题课的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从‘污染典型’变‘治污典范’——汕头市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治理练江污染见成效”等一批市委推动的教学案例,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二是聚焦修好党性教育这门“心学”。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动市、区县、镇街三级党校,组织骨干团队全力打造红色教育、生态文明、潮汕文化、和美侨乡等4条党性教育精品现场教学线路,盘活用好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等红色教育资源;开设党性教育“移动课堂”,把党性锤炼课堂搬到潮南区东华村等乡村振兴示范点,搬到金平区安居社区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范社区,搬到田间地头,提高学员参与度,实现情景体验、直观感受、反思感悟的有机统一,推动干部教育培训红起来、潮起来、活起来。

  三是聚焦加强专业化能力培训。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设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等9门专题课,举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等专题培训班,主动对接市委实施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双提升”行动开展专题培训,以“讲、学、研、讨、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党员干部学透彻政策要求、提升专业素质和履职能力。

  四是聚焦加强基本知识培训。创设党员干部大讲坛,搭建创新型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品牌,以“专家辅导拓视野”“一把手上台传经验”“学员研讨献良策”“读书分享作交流”4条活动主线铺开推进,立足国际经济形势、中美关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碳中和、潮学研究等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专题,持续开展讲座逾十场,织密学习培训“理论网”,帮助学员提升眼界、拓宽视野、创新思路,成为又博又专、底蕴深厚的复合型干部。

  线上线下靶向教学,突出“切得准”“融得深”

  五是建立教学“三级”机制。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理念,健全“三级调研”(学员需求调研、组织需求调研、教学效果调研)、“三级备课”(教师个人竞课、教研室集体备课、校(院)层面试讲)和“三级评估”(训前、训中和训后评估)教学管理机制,主动根据形势任务、培训需求、学情实际调整优化课程安排、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精准度、有效性。

  六是积极推广线上培训模式。主动拥抱互联时代,瞄准全国名师队伍,用好中央党校(公开课)平台,网络连线省委党校高端大讲堂、市委专题报告会主会场等,以线上直播“云课堂”形式,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央党校等多名学术大牛、知名专家聚焦国内外时政热点、世界科技前沿等辅导授课,帮助党员干部增强对大局大势的把握分析,填补知识弱项、消除经验盲区,不断提高领导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七是丰富线下教学方式。综合运用讲授式和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搭建“理论辅导、政策解读、案例分析”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邀请实践经验丰富,学习能力强,语言表达好的领导干部上讲台,组建“优秀领导干部+优秀教师”精干团队,组团式打通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路径。

  理论实践紧密联系,突出“沉得下”“做得实” 

  八是强化教研咨一体化学员参与机制。建立教研、调研和科研协同发力工作机制、教学科研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根据学员“两带来”问题开展学术研究,运用好教学互动研讨、学员参与课题、教师参与学员调研等途径,把学科优势、学术水平转化为培训优势、教学水平。探索“学员+”工作模式,将学员作为教研咨一体化的重要结合点,借力学员资源畅通一手素材收集、调研成果报送渠道,做好学员调研报告向咨政报告转化,学习思想文章向理论宣传转化,学员论坛向舆论发声转化等工作,推动学员智慧和教师指导“乘数效应”最大化。

  九是强化锤炼调查研究“基本功”。联合市委组织部等部门主动落实市委中心工作,将“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作为加强党性锤炼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贯穿于中青班等主体班次教学培训全过程,学员全覆盖下沉到全市各区各调研单位,实地进行为期2周的调研实践。着力构建“理论导学+实践教学+成果述学”的“理论+实践”教学模式,从前期理论学习、酝酿选题,到中期教师指导、实地调研,再到完成小组调研报告、个人策论文章,最终结业答辩评审,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使培训调研中的各种思路、想法、建议转化为学员处理工作实际问题的借鉴指导,提升培训的现实价值。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