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作者的“铸魂之旅”
——读《之江新语》有感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代表性著作之一,该书结集出版了习近平总书记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报纸上发表的232篇专栏短文。这些短文篇幅较短,观点深刻,语言朴实明快、字字珠玑,让人手不释卷。研读《之江新语》,能够更好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轨迹,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把“金钥匙”。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笔者认为当中为官做人、读书学习、辩证做事、以文化人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文化工作者如何凝魂聚气、担当作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读懂为官之道:以民为本,为民干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孜孜不倦叮嘱领导干部:“心无百姓莫为‘官’” 、“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主仆关系不容颠倒”、“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只有真正在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一要立人立德,做到一心为民,以民为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做官就是提升政德境界,践行为民宗旨的过程。”告诫领导干部“离开了人民,我们将一无所有、一事无成;背离了人民的利益,我们这些公仆就会被历史所淘汰”。文化工作干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特殊事业,文化战线的领导干部更加要破除“官本位”思想,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带着情怀为民服务,做到智慧奉献于人民、力量根植于人民、情感融解于人民。
二要为民干事,做到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写道: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领导岗位上是为民干事,而不是做“官”的。“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有的地方对文化建设抓得比较“软”,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文化工作经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的领导干部就容易自暴自弃,“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有钱多做点,没钱少做点”,究其原因,根子是缺乏担当作为的精神,没有认识到“干工作就是同矛盾和困难作斗争”、“抓与不抓大不相同”、“有为才有位”,领导干部必须善于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做出成绩,才能真正得到组织的认可,群众的拥护。
三要秉公用权,做到忠诚干净、慎独慎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领导干部,越要廉洁自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狠抓作风建设,“八项规定”等措施相继出台,文化战线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从严从实的心理和工作常态,既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人生境界,树立崇高情感,做到洁身自好,存正祛邪,发挥好领导干部的表率带头作用,又要对党忠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到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不触红线。
二、学会读书之道:求知善读,知行合一
一要以读书为乐,修养政德、明悟大德。在《之江新语》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将读书学习提高到与修政德密切相关的高度,指出修炼道德操守,提升从政道德境界,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读书修德,并知行合一,付诸实践,最终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今天的文化工作者,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读书。如果文化工作者,自己都不爱读书,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那谈何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要把读书变成行为习惯,涵养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强。
二要读好书会读书,聚精会神、学深悟透。对文化工作者来说,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最基本的是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自身理论底蕴。我们要以古人治学的三种境界来学习理论,以百折不挠的苦读功夫、学深悟透的独立思考、弄通做实的知行合一,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要会用书,知行合一,学用相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贵耳重目,做到阅读与思考相统一,尤其是要向实践求知,善读社会这部书,加强调查研究,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在耳闻、目见、足践之中见微知著、管窥全豹,获得真知灼见,形成正确思路,作出科学判断。党的十九大以来,文化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摆上更突出位置。文化工作者要进一步站在助力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建设的高度,站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维度,深入调查研究,知行合一、学用相长,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革新工作机制,创新供给服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三、领悟辩证之道: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一要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江新语》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解决改革过程中问题,推动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例和光辉典范。如从“两只手”看深化改革、从“两只鸟”看结构调整、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从“两种人”看“三农”问题;如强调把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科学谋划、协调推进;如要学会做到统筹兼顾,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学会“十指弹琴”,等等,无不体现了从全局的高度,以辩证的思维理解发展中的问题,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创新发展。
二要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振聋发聩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只有立足于时代,直面问题,才能科学解决,推动发展。越是矛盾和问题凸显的时候,越能看出干部的能力和意志。《之江新语》中论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是改革发展中绕不过去的,或是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推动“十四五”时期文化繁荣兴盛,也要坚持问题导向。如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要瞄准服务体系不完善,城乡发展不均衡,精准供给不足,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服务效能不高,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乡村文化振兴、深化供给侧改革、社会化深度参与、数字化服务创新、文旅融合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等重点领域有所作为、创新作为。
三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倒逼改革,目标引领发展。要依靠改革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发展目标为方向,崇尚实干,破解问题,同时又要看到,有的改革举措见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必须保持定力,求真务实,持之以恒向目标奋力前行。作为文化工作者,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密结合文化工作实际,吃透精神,既要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方向性,又不能做“书呆子”,照搬照抄、盲干硬干,而是要上下结合、融会贯通、开拓创新;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钉钉子精神,瞄准目标抓落实,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断积小胜为大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九游网页版自我表达、自我参与、自我服务的平台,让文化发展成果九游网页版更均等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形成文化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四、共鸣文化之道:虚功实做,以文化人
一要提高对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引用哲学家的比喻,强调“文化是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2020年9月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精辟阐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文化工作者履职尽责、安身立命之本。要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紧紧以人民为中心,繁荣发展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基层文化工作者更要坚定文化自信,站在“国之大者”的更高视角,谋划和推动基层文化工作,要努力将文化馆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打造成文化服务的排头兵、凝心聚力的桥头堡、文化自信的守望台。要积极推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相结合,走出过去文化工作只会做不会说、实践丰富理论不多的情况,讲好文化故事;要善于跳出文化看文化,自觉把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让文化更好地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二要增强干文化的本领,做到虚功实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一样重要,缺一不可,提出“虚功一定要实做”,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载体,寓教于乐,入耳入脑,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方面,总书记指出文化产品只有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消费,才能最大限度实现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达到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目的,因此要既不“趋利媚俗”,又不远离市场、忽视市场。等等。这些如何开展文化工作的方法传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文化工作者应当认真加以研读,举一反三,学会架“桥”、渡“船”,达到顺利“过河”。
三要把握文化的核心,做到以文化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强调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可见,文化是“软”的,它无处不在,文化又是“无比刚硬”,一旦认可,便坚不可摧,融入生命。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广大文化工作者最根本的还是要突出一个“人”字,必须始终以人为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盯困难问题、薄弱环节,要提高公共文化基本保障功能,满足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供给从“有没有”向 “好不好”“强不强”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要进一步立足新时代,创新手段载体,让文化润物无声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做到日用而不觉,不断陶冶文化情操,净化思想灵魂,提升全民人文素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创新发挥文化的发展引擎功能,唱响时代主旋律,激发群众创新创造活力,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各方力量,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做到反映时代、讴歌时代、推动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文化进步。
( 2020年第一期中青三班一支部学员 黄晓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