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这为我国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确立了原则、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链”模式由于存在紧密的上下游耦合关系而具备强劲的协同能力与充沛的内生动力,无论是产业链还是创新链,正是由于这一特性而形成独特的经济技术形态,在国民经济主战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业链的发展总是有其自身的形成过程和内在的工业逻辑,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链,其生存、发展与壮大存在着延链、补链、强链等拓展形式的结构性需求与技术、人才、土地、资金、政策等创新要素的输入性需求。在产业链与创新链背后还蕴含着复杂的技术链,它既定义了创新的方向与范畴,又引导着产业的分工与协同,是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基础。从微观视角看,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节点就在企业,企业是“链”效应叠加、“链”动能释放的基点,也是创新技术应用实施的支点。
要深入推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就必须清晰地掌握产业链与创新链身后的技术链,弄清楚产业链上节点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及其对创新要素的共性化与个性化需求。通常,共性化的需求一般体现在资金、土地、政策等创新要素方面,个性化需求则九游网页版体现在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方面;从某种程度而言,对个性化需求的把握与响应更加困难,因而也成为推动两链融合的重中之重。对技术链深度的理解与把控,还需要深入研究与分析产业或区域内的技术细分体系、遴选与构建技术供给体系,设计与建立技术适配机制。细分体系、供给体系与适配机制是技术链的三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落地应用与效应释放至关重要。
区域性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模式与路径仍需进一步探索与模式。今天,区域内的创新链并不能完全匹配产业链的创新需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创新人才与技术供给呈现强烈的区域不平衡和行业不平衡特征,专业化人才过度集中在一线城市,导致区域性不平衡,过度集中到互联网、IT等热门行业,导致行业性不平衡;高水平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与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商存在区域性与行业性短缺,小微型技术供给企业存在技术覆盖面窄、后续维护与持续升级保障难等问题,而难以被市场与企业广泛接受。为了扩大创新源头、汇集九游网页版创新要素,一些地方政府部署大量的协同创新平台、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孵化机构等新型研发机构,投入了大量的培育基金、制定了系列扶持政策。然而,这仅仅是构建了创新的源头,播下了创新的种子,离产业链还有一段距离:汇集的专业技术人才存在专业匹配、技术适用与可持续创新的问题,差异化的创新创业环境与条件也制约着他们的发挥;同时,技术的输出还需要通过技术适配、技术迭代与技术实施等系列环节,面临着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沉没成本高等诸多挑战。沉重的绩效考核、模糊的功能定位、盲目的技术布局、功利的发展规划是某些新型研发机构存在的典型问题,极大约束了其技术创新行为。这些往往就构成了当前普遍存在的技术孵化与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屏障,极大限制了各类创新要素效应的释放,导致新型研发机构的技术输出与创新能力往往低于预期。常规而言,市场会作为无形之手来调配区域外的创新资源、进行技术适配,构建技术供给与消费关系,但区域距离、产业差异等因素仍然会带来供给侧与需求侧隐形的错位,创新链如何对产业链进行完全覆盖、精准适配、有力支撑仍面临重大的考验。
两链融合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充分发挥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效应,推动产业链整体升级。在布局产业链过程中,可以从固链、延链、补链、强链等多个战略侧面进行推进,产业集聚效应与龙头企业带动往往是推动产业链延伸的主要动力,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行业化或区域化的扶持与引导,以新型园区、产业带等形式,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做实基础、做大规模、做优结构,同时要发挥龙头企业对上游企业与外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本产业延伸以及跨产业的辐射。两链融合发展,落脚点就在企业,针对企业推动人才、技术、政策、资金等创新要素的个性化精准配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毫无疑问,市场可以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来构建智力与技术消费关系;政府兴许可以在供给侧与供需配对等方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创新源头多元化、搭建技术适配平台、培训专业化适配队伍、培育智力市场等方面重点突破。
(2021年第一期中青二班一支部 刘强 供稿)